廖文俊老師 - Scratch 競賽培訓關鍵報告
面對很多學習程式中的學生與家長,大家對於學習地圖路線很困擾,有些認為學過基礎班,接著當然就是進階班;有些認為學過 SCRATCH,下一步只想考慮 PYTHON 或其他語言,但這其中存在一些盲點:
(1) 學過不代表學會。
(2) 學會積木使用,不代表能熟練創作作品。
(3) SCRATCH 不見得是 PYTHON 火箭升空後被拋棄的燃料桶。
透過不同程度的教材,可以讓同學領略程式的妙用,能力也可以透過不同範疇的應用而增長。除此之外,參加競賽也是打開學生眼界的方式,準備比賽的培訓過程中,可以培養學生除了程式以外的綜合能力,包含:運算思維、專注度、時間分配及學習取捨......等等。
很多學生家長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剛接觸程式的菜鳥,競賽不都是高手的戰場嗎? 其實現今的競賽,程式分數占比不高,反而更強調創意與作品完整度,目標是讓學生可以自主發揮創意,同時展現程式、素材及劇本腳本的整合能力。這樣強度的練習體驗,是一般學習課程無法提供的。
為什麼會鼓勵同學參加比賽呢?有人看重得獎的結果,有人看重培訓的過程。 我覺得能夠讓同學們有挑戰的動機,就是很好的理由。從每一屆賽況來看,能在台北市決賽獲獎佳作以上,都已經具備相當的 SCRATCH 創作能力,獎狀也可證明在人生這個階段,能在三小時內,與隊友協力創作出完整程式作品的能力。
「學過程式」與「創作作品」,兩者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,其中不只是程式積木/語言的熟悉,更多在於運算思維能力展現、創意發想與劇本編寫、角色繪製與音效特效規劃等。而培訓正是協助同學從「學過程式」推進到能「創作作品」的過程,透過較高強度的創作挑戰,才能練就高人一等的內功。
今年是有計畫培訓 SCRATCH 競賽選手第三年,樂學在小學組入圍決賽的占比,從去年的 12.5% 躍升為 36%。且隨著同學年紀增長,今年國中組入圍決賽也一舉突破 12%。
市場上,使用樂學教材學生數量不算很多,這樣的成績相信也是笑傲江湖了!同時也是業界傳聞樂學學生實作能力較強的官方認證。
競賽培訓有幾個階段與挑戰:
一、人才募集
從自己的學生中,挑出選手進行培訓是較合理的安排。如果一開始就以競賽為目的,更可透過課程作業練習,給予更多的補充與建議。一般而言,完成基礎班的學生,已經具備足夠的程式技巧與觀念,此時要考慮的反而是學生與家長的參賽態度與意願。
足夠的動機與空檔,才能讓選手們燒腦轉化成戰力。常見資質不錯的選手,最後卻未能入選決賽,主要還是因為投入的時間不夠或是練習被迫中斷。
學校社團也是挖掘參賽人才的好地方,適當區隔有意願學習及安親目的的學生,再給予適當的激勵,學生也會勇於挑戰。只是一般社團不一定能接觸到家長,對於往後的時間配合,是需要評估的條件。
選手在精不在眾,一年一年培養,自然會有自己的隊伍,也可預見成績的提升。 對於專心長期經營的老師們,是可以考慮一步一腳印地累積。
二、競賽規則整理解析
每年比賽或每個縣市比賽規則多有不同,指導教練需要觀察近期的比賽規則,一般而言,全國貓咪盃的規定往往會是各縣市主辦單位的依循標準,例如:各校參賽組數、遊戲組及動畫組的參賽組數,台北市已經連續三年不盡相同。此外是否有初賽審核?初賽題目與審核標準,競賽時程......等,指導教練必須詳讀熟稔後,才能做適當的調度。
舉例來說,今年台北市禁止使用網路上的媒體資源,包含圖片音效,很多不熟悉繪圖技巧的學生就會很辛苦,也發現很多作品都還是使用網路上的媒體資源,這些都是指導教練在培訓初期就要清楚佈達的事項。
三、競賽培訓規劃與施行
關於培訓重點,可分為初賽與決賽兩個階段:初賽作品要大,決賽作品要及時。初賽有較多時間發想創意、劇本及分鏡腳本等,可以依據題目做完整的論述表達,所以作品創意與完成度要高,才能在有限的決賽名額中脫穎而出。
建議讓選手使用心智圖討論記錄主題與創意發想,在轉化為分鏡腳本後,才能安排角色繪製與程式編寫。選手往往無法一開始就抓住題目要領,無法發展出合適的劇本。此時不要躁進,一切都應該等到劇本發想完成再繼續,一個不符合題意的作品,即使搭配再花俏的程式技巧也無法獲得高分,因為評審標準並非只看程式,而是一個作品的完整呈現。
進入決賽後,往往準備時間有限,需要考慮的是:
(1) 準備幾個故事大綱與模板,將題目轉化成熟悉的故事場景。
(2) 選手的分工,不管是從繪圖與程式編寫區分,還是從關卡區隔,讓選手找到彼此舒服且戰力可最大發揮的安排。
(3) 決賽時間只有三個小時,選手的工作安排務必要在創意、完整度與程式技巧中拿捏,才能在期限內完成一個完整作品。
(4) 改善修正選手的程式撰寫技巧,如養成場控程式的編寫習慣,一旦作品需要增刪,程式才能迅速調整。
最後,分享選手們對於競賽培訓的心得:
(1) 學會做一個較大型完整的作品
(2) 場控程式的編寫風格對寫作速度提升超有感
(3) 角色繪製技巧的精進
(4) 學會心智圖與劇本分鏡腳本的發想
(5) 還好有模擬考
(6) 隊友的溝通與分工合作
(7) 速度增進與耐力提升
(8) 彩蛋好難啊!!!
競賽只是一個強度較高的體驗過程,比賽年年都有,汲取每年的經驗,就是來年成長的養分。鼓勵大家透過參加競賽,來檢視自己的創作與實作能力。 加油!
關於本文作者
廖文俊 老師
樂學科技 營運長/認證老師
社團法人台灣快樂學程式推廣學會 常務理事
新創軟體設計公司 CEO/架構師
光復國小 程式社團指導老師 / 世新大學 業師 / 創客基地 業師
敦化國中/介壽國中/民生國小/光復國小/…… 貓咪盃競賽指導老師 (累積戰果:特優 * 2、優等 * 3、佳作 * 7、入選 * 22)
思塊趣教室粉專版主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cratchworkshop
親子健行筆記粉專版主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amilyhiking